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
從《利器》到《暗處》的噩夢輓歌


說來慚愧,去年看完《Gone Girl》(控制)後,就對 Gillian Flynn 的作品非常感興趣,前往福岡前,興沖沖地去圖書館借了前兩本著作《利器》及《暗處》,但初試啼聲的《利器》鋪陳節奏有些緩慢,總是看到一個段落後就停止,總算利用了多次馬拉松旅行的移動途中,讀完這兩本佳作。

總結來說,我個人是喜歡《暗處》多過於《利器》,雖然兩本小說都屬於劇情急轉直下(twisted)的驚悚小說,但無論在寫作手法、角色性格雕塑,或者前段提到的劇情鋪陳,都更為成熟。為了不破壞閱讀的樂趣,若有興趣閱讀的朋友請就此打住,停止瀏覽以下段落。


法律,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,只有人性才是。 --呂秋遠《噬罪人》

《利器》描述一位不得志的女記者,為了採訪兩宗殘忍的連續兇殺案,不情願地回到偏遠家鄉,追查案件真相,沒想到這幾起駭人聽聞慘案背後,隱藏了不忍卒睹的真相...

作者巧妙地透過主角抽絲剝繭調查案件當中,緩緩地帶出她過去的病態偏執,而她富裕的家庭背景,其實隱瞞了不得曝光的醜陋,整本小說的高潮,在最後來個大逆轉,當讀者以為患有 代理孟喬森症候群 的主角母親落網,事件告一段落,卻爆發另一起兇殺案,才發現同母異父的妹妹-雅瑪,才是多起兇殺案的主謀,讓人不寒而慄的動機,竟然只是怕失去母親寵愛,透過激進的手法,將這些何其無辜的女孩逐一殺害。偏差的性格,如同中島哲也電影《渴望》劇中的加奈子,究竟為何會墮落成如此德性,恐怖操弄著他人,是喪心病狂的原罪,還是身為父親的藤島,要負上最大的責任呢?扭曲的家庭環境,導致這一連串不可收拾的悲劇。

《利器》的故事雖然精彩,但小說篇幅多圍繞在主角內心層面,過去荒唐經歷、病態自殘,甚至於情慾的宣洩,以記者的視角出發,又沒有太多的推理線索,導致整本書的劇情進展節奏緩慢,考驗著讀者耐心,但若能堅持到最後,結局翻轉的劇情可真會讓人倒抽口氣。

接續的作品《暗處》,就是本出色的驚悚犯罪小說,故事結構縝密,線索環環相扣,讀完之後,還想再次閱讀部分章節,重新解讀作者在字裡行間埋藏的線索。

故事描述一個平凡的農村家庭遭遇血淋淋的「堪薩斯瘋狂殺人事件」,一家五口僅剩年幼的麗比及大哥班恩逃過死劫,在麗比指證下,班恩成為這場大屠殺的兇手,即使現場的關鍵證據並非班恩所留下,他仍入獄服刑,25個年頭過去,麗比重新調查這起案件,在釐清班恩是否為真正「兇手」的過程,越來越多疑問從腦中浮出。故事劇情透過兩個時間軸(嚴格來說不只兩個)陳述,一是血案發生當日,每個角色當天的心境,另外則是麗比追查真相的過程,『過去』和『現在』兩個時態的寫法,帶領讀者重新了解那起大屠殺的原由及後續發展。

詩人爱默生曾說過『旁觀者眼裏的悲劇未必是受難者心中的悲劇。』,《暗處》的麗比,並不是位楚楚可憐的受害者,而是充滿負面情緒的主角,她的劣根性或許是受到悲劇影響,但也可能是人類惡質本性的反射,靠著救濟金渡過青春的她,渾渾噩噩地活著,大哥班恩是否無辜,證詞是否不夠公正,似乎都不是她在乎的,直到了山窮水盡,存款用光了之後,因為接受了殺手俱樂部的酬庸,才願意再次正視「堪薩斯瘋狂殺人事件」,在這樣命運的使然下,讓埋藏了二十多載的真相大白。

悲劇往往不是單一事件所構成,而是來自連鎖反應的相互加乘,《暗處》這個故事再次映證了這個說法。瞭解了真相後,結局強烈的衝擊,讓本書的餘韻很快就在心中蔓延,如果你喜歡 David Fincher 電影的黑暗氛圍,那麼你絕對會喜歡《暗處》。

究竟這起悲劇誰該負起最大的責任呢?又或者,故事中的每個要角都是加害者呢?



《暗處》改編的電影預計在今年上映,導演 Gilles Paquet-Brenner 過去的作品《Sarah's Key》(心鎖)曾獲得不錯的評價,而多條敘事線交錯的《暗處》,又會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呢?演員陣容包含了超殺女Chloë(Kick-Ass),Charlize Theron(Monster), Christina Hendricks(Mad Men, Drive)蠻得期待改拍成大螢幕的電影。




source: Exclusive Media


1 則留言: